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

關於山的兩三事

爬山以來,不止一次聽到有人抱怨關於台灣的登山環境不友善。
拿著馬來西亞神山和日本,或其它國家的登山環境來相比。
糟糕的廁所,沒有熱水澡的環境,還有山屋的環境..

抱怨著台灣的山上沒有一個舒服的山屋。
也許是我從沒去過台灣以外的登山環境,也許我沒看見別人是如何在環境保護和提高舒適間如何達到平衡。所以每次聽見這樣的抱怨時,我都有很奇怪的矛盾感,但卻又一直說不出矛盾的原因。

今天一個朋友又重新提出這樣的看法,一下子我還是說不清自己心裡那違和的感覺,一直到和朋友分開後,一個人在捷運公車上,心裡那覺得不對勁的念頭才漸漸清晰。

當初會喜歡上山,是因為喜歡山的壯闊,和山上那簡單的生活方式,遠離所有的方便,遠離所有的一切早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。打開水龍頭就有水,洗澡有熱水,按下開關就有電,山上想吃的永遠都是背包裡沒背的食物.....但生活變得簡單,需求也變得簡單。只要在晚上,有堅固的山屋可以躲避風雨,睡在睡袋裡固然不如睡在舒服的彈簧床,和可以任意舒展四肢的棉被內舒服,但能有遮風避雨,也成了最基本和最單純的需求。也提醒我,現在所謂平地的舒適,其實有太多無謂的浪費在裡頭。

多記得那單純的滿足一點。多記得那原始的美麗一點。

如果我們都想看見山原始的美麗,又為什麼不停想再多搬些什麼平地的設施上山?
熱水??在山上不可筏木?無柴油無電的情況下?要如何供應這越來越趨向"休閒活動"的登山活動?再多請些協作背柴油上山?還是一邊看著相機裡那劃開天空的電覽線,搖頭嘆氣,卻又希望能拉條屬於山的電覽上山?還是想上山洗熱水的請自背柴油上山??
想在山上吃些好料卻又不想自己背?又是請協作?可是有人曾想過嗎?就因為自己背的,花力氣背的,在考量自身體力時,對於自己基本的需求不也精打細算,有發現其實那些大餐,很多其實根本不是我們身體所需的,它叫做口腹之欲。

而不難發現,很多的廚餘,都是所謂的商業隊所留下的。過多的食物,過多的浪費。

有人說,為什麼不讓錢解決這些問題。找人在那維護,然後要上去的人就花錢。
我想到的是,現在有錢人才買得起基本的房子,有錢人才有特權,有錢人開始把海灘佔為己有。難道連山,都要成為有錢人才花得起的"休閒活動"?

上山,究竟要什麼樣的舒適?環境不是該大家維護的嗎?為什麼它成了花錢去請人維護?這樣的想法,讓我有一種屬於所謂文明人的傲慢。

說無痕山林這麼久了,如果今天有人會幫你背垃圾下山,是不是又是那種大爺心態,我愛製造多少垃圾就製造多少,反正老子有錢叫人背下山。

既然想接近大自然,又為什麼不停要在那上面做些所謂什麼叫"建設"。一個傲慢的人類自以為可以扮演上帝所創造的名詞。

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大家在那抱怨清境的民宿把山開腸破肚,卻住房率永遠讓商人覺得有利可圖,所以有前仆後繼的不合法的民宿不斷上山。

如果到最後,連山都不能教會我們些什麼,那,你,到底是為什麼上山?

我們都需要的也許不是舒適,而是再教育。


PS.那些不懂挖洞掩蓋自己大便的人,是自以為上了山就成了黑熊還是水鹿嗎?隨便一坨屎就在路邊,是想給誰判斷你到底是什麼來著了。連貓都懂得撥沙掩蓋排洩物了,你難道連隻貓都不如?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